别人研究过的音乐作品,能不能再研究?
“别人研究过的音乐作品能不能再研究?”这是音乐院系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,因为师生都面临撰写论文的硬性要求。“很多专家和微信文章都说别人写过论文的音乐作品不要再写,但是一查资料,自己感兴趣的、熟悉的音乐作品别人都写过了,这该怎么办?”
“别人研究过的音乐作品能不能再研究?”这是音乐院系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,因为师生都面临撰写论文的硬性要求。“很多专家和微信文章都说别人写过论文的音乐作品不要再写,但是一查资料,自己感兴趣的、熟悉的音乐作品别人都写过了,这该怎么办?”
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武汉城郊院组织全体检察人员集中观看阅兵直播,共同回顾民族抗争的光辉历程,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,在缅怀先烈中筑牢使命担当。
要说今年教育界什么东西最火,那么“人工智能”绝对是当之无愧的“顶流”——其风头甚至盖过了“跨学科”“大单元”这些红极一时的教育理念。音乐教育界自然也不例外。2025年被称为“智慧教育元年”,随着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
十年前,有句话广为流传,钢琴是中产阶层的入场券,哪怕家里不够大,客厅也要摆一架琴,孩子也要从四岁开始弹《小星星》。
上世纪80年代起,钢琴热席卷中国时,家庭里有一架木制的钢琴,有一个学钢琴的孩子,是一件时髦又体面的事情。市面上数之不尽的钢琴教培机构和宣传标语,暗示着家长们只要把金钱和精力投入到这架大机器上,就会获得理想的未来。